近期猪价呈现持续下跌态势,主要是由供应过剩和需求提振乏力导致的。以下是具体分析:供应方面 生猪出栏量增加: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5年2月至7月全国新生仔猪数量比上年同期增长9.3%,这意味着未来几个月的生猪出栏量还将明显增多。此外,前期养殖端压栏情绪较强,三个月前二次育肥补栏标猪情绪高涨,六个月前放养公司补栏仔猪育肥情绪浓厚,理论上9月份散户、二育及放养公司适重生猪出栏水平较高。 能繁母猪存栏量偏高:能繁母猪存栏量是生猪供应的重要指标,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仍达4043万头,超出正常保有量3.7%,这表明未来生猪供应的潜在压力较大。 养殖企业出栏计划增加:机构调研显示,集团猪企出栏计划增加1.3%,日均出栏计划增加4.77%,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压力。需求方面:虽然9月份是传统消费旺季,且随着冷空气活动频繁,北方天气转凉,居民“贴秋膘”的需求有所回升,但目前来看,开学季对肉类需求的提振效果一般,且距离中秋、国庆双节仍有一段时间,下游市场备货周期尚未开启。南方地区因高温高湿影响,销区肉类需求支撑不足,整体需求提振乏力,主流屠企开工率进一步回升空间有限。受上述因素影响,猪价持续下跌。9月8日,外三元生猪全国均价为13.59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12元/公斤,这种下跌趋势已经持续多日,且下跌范围广泛。不过,随着中秋国庆假期的到来,肉类消费有望回升,或将对猪价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