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信用卡“退潮”的现状,银行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打好“存量”市场保卫战:优化客户结构与风险管理 清退高风险客户:对高风险客户采取有节奏的清退措施,如强制停卡、额度压降、交易限制等,将亏损资产压降到合理水平,以增强资产组合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强化中低风险客户管理:对于中风险优质客户,有条件地筛选其中资信条件较好的客群,定向拉升交易,做厚账单。同时,加强对低风险客户的维护和服务,提高其忠诚度和活跃度。精耕细作存量客户 提升客户体验:银行应更加注重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根据客户的消费习惯和偏好,精准推送优惠活动和权益信息,提高客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加强客户忠诚度管理:通过积分体系、会员制度等方式,增加客户的粘性和忠诚度。如光大银行、广发银行推出资产达标客户可免信用卡刚性年费等措施,以提升客户的留存率。 挖掘客户价值:深入分析客户的消费行为和金融需求,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交叉销售理财产品、贷款等,提高客户的综合贡献度。聚焦特定客群与市场 精耕高端客群:随着大量联名卡、主题卡陆续停发,银行可推出高端信用卡产品,满足高端客户对差异化、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如农业银行的美国运通黑卡、广发银行的“臻稀钻石卡”等,通过提供专属权益和优质服务,吸引高端客户。 挖掘区域市场潜力:重视属地分行经营,挖掘区域市场潜力。例如,交通银行信用卡开始系统性布局县域市场,推出“百县万店惠民生”活动,聚焦经济活跃、消费潜力突出的县域地区,以场景渗透、生态融合和政企协同为抓手,激活县域消费内生活力。创新产品与服务 丰富消费场景:银行应加强与商户的合作,拓展消费场景,如与电商平台、线下商家合作开展促销活动,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和优惠,刺激客户消费。同时,结合政策方向,对以旧换新、国补等具体品类给予优惠,提升消费质效。 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信用卡业务的数字化水平,如优化线上申请、审批、还款等流程,提供便捷的移动支付体验,提高客户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强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 压降低效权益成本:对信用卡的权益进行梳理和优化,减少低效权益的投入,提高权益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降低运营成本。 提升业务综合效益:将信用卡业务与其他零售业务深度融合,构建综合金融服务生态,通过交叉销售、资源共享等方式,提升业务的综合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