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高质量师范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推进。以下是一些关键举措:明确新时代师范教育内涵 彰显开放性:师范院校应构建主体开放、知识开放、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要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院校、科研院所及中小学校等广泛合作,搭建协同育人网络。同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基础教育前沿,构建融合性、前沿性的现代师范教育知识体系,并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强化中国师范教育理念的对外输出。 突出融合性:重视知识的整合性与批判性思维训练,提高课程的融合性、高阶性与挑战度。打造基于高位学科理解的师范教育课程,推动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有机转化。 强化贯通性:推动专—本—硕教师教育学历层级体系向本—硕—博新三级转变,优化贯通性培养。通过本研衔接6年一贯的纵向贯通、职前职后的生涯贯通以及大学—政府—中小学(U—G—S)协同的横向贯通,构建一体化培养体系。 推进数智化:利用大数据、具身智能等技术,重塑教师人才培养规格和过程。强化师范生数智素养培育,引入AI教学辅助系统,应用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教学情境体验,助力其适应人机协同教学新生态。优化教师培养模式 打造创新型教师培养规格:如东北师范大学提出打造“五力”复合指向的创新型教师培养规格,聚焦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复合素养,重构学科素养、教育素养、数智素养、人文素养交互联动的培养体系。 实施本研衔接公费教育: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以培养研究生层次公费师范生为目标,强调本科和硕士一体设计、分段考核。如西南大学统筹设计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实践、考评体系,推动招生、培养、实习和就业紧密衔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福利保障等,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同时,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可度。 强化在职教师培训:建立健全在职教师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术交流活动等,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加大经费投入:政府要加大对师范教育的经费投入,支持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建设等,为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加强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如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教师编制政策、教师职称评定政策等,为高质量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