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绿电市场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这主要是由工业需求、价格优势、政策推动等多方面的需求因素驱动的,具体如下:工业需求旺盛:广西的机械制造、铝业、钢铁、水泥、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规模较大,用电需求高。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这些企业为了实现绿色低碳转型,降低碳排放,对绿电的采购意愿强烈。例如,百色广投银海铝率先在全国完成绿电铝认证工作,2023年10月完成绿电铝认证3.28万吨,成为百色铝产业中首个获得《绿电铝产品评价证书》的企业。此外,出口型企业等有绿电指标需求的企业也加大了绿电购买量,以满足国际市场对产品绿色低碳的要求。价格优势吸引:广西通过优化市场损益分配系数向绿电用户倾斜,发挥市场盈余资金作用,使得参与绿电交易的企业每度电可多分配损益金额约0.026元。同时,2025年以来绿电平均交易价格同比下降27.15%,降低了企业的用电成本,极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参与绿电交易的积极性。政策支持推动:广西积极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可再生能源消纳等政策,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例如,2024年广西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印发,明确环境溢价由市场主体通过双边协商方式形成等新内容,加强了绿电、绿证交易衔接,有效形成新能源环境价值。此外,广西还上线了“碳电寻源”系统,超1.4万电力市场用户可通过手机查询“数字碳账单”,精准了解用电及碳排放情况,助力企业碳足迹管理。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广西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也在增加。南方电网广西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所属充电站通过绿电交易,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绿电,今年该公司绿电成交电量达到340万千瓦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绿电市场的增长。市场主体增多:截至2024年5月底,广西参与绿电交易的经营主体达1590户,比2023年底增加了970户,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多,使得绿电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促进了绿电市场的快速增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