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风险偏好增强 黄金白银临强大价格压力
纽约黄金期货盘中再度跌破4000美元,白银从历史高点54美元回落,贵金属市场短期调整压力显著。
国际黄金和白银市场正经历一场剧烈的价格波动。随着市场对国际经贸关系缓和的预期增强,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黄金的避险需求被削弱。
纽约黄金期货价格在10月28日盘中再度跌破每盎司4000美元关口,而白银价格也从10月创下的历史高点54.1美元回落。
01 价格走势:贵金属市场剧烈波动
近期,国际贵金属市场告别单边上涨,进入震荡调整期。
黄金市场方面,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在10月27日下跌约2.9%,报收于4019.70美元。
现货黄金表现更为疲软,截至10月28日,金价报3922美元/盎司,单日跌幅达1.89%。
黄金零售市场也随之调整,周大福、周生生等品牌足金饰品价格均已回落至1198元/克及以下。
白银市场同样无法维持此前强势。10月中旬,伦敦现货白银价格一度创下54.1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但随后出现回落。
10月27日欧洲时段,现货白银交投于48美元下方,正处于一个下降通道内。
02 压力来源:多重因素压制贵金属价格
风险偏好转变是导致贵金属价格回调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期市场对国际经贸关系缓和的预期增强,削弱了黄金的避险需求。
贝莱德公司指出,黄金的历史性涨势反而反映了市场风险偏好增强,因为投资者正在回应美联储降息以及劳动力市场状况缓和。
美元与利率因素同样对贵金属市场构成压力。
随着美元指数阶段性走强,黄金变得更为昂贵,这抑制了国际需求。
美联储降息预期虽然普遍被视为对黄金有利,但如果降息步伐不够激进,反而可能提升实际收益率,削弱黄金的吸引力。
获利了结压力也不容忽视。
黄金价格在10月20日一度攀升至每盎司4381.21美元的历史高位。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上涨仍超过50%,白银涨幅甚至超过80%。
在这样的涨幅面前,投资者自然选择获利了结,这进一步加剧了价格回调。
03 金银差异:相同背景下的不同表现
尽管黄金和白银同属贵金属,但两者在市场表现和驱动因素上存在明显差异。
市场规模和流动性是首要区别。白银市场规模约为黄金市场的九分之一,流动性较差,这会放大价格波动幅度。
需求结构的不同也导致了两者走势差异。黄金拥有各国央行需求的结构性支撑,而白银则缺乏这一关键支撑。
属性侧重各有不同。黄金更突出其货币和避险属性,而白银则兼具贵金属属性与工业属性。
白银的工业需求面临挑战,太阳能产业增长正在放缓,制造商正越来越多地用铜等更廉价的材料替代白银。
04 机构观点:市场参与者分歧显现
面对当前市场环境,主要机构对黄金和白银的看法出现明显分歧。
花旗集团分析师认为,黄金价格调整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排除未来3个月内跌回3800美元水平的可能。
高盛对白银持谨慎态度,警告白银短期波动性和下行风险会高于黄金。
可能引发白银价格短期回调的两大主要风险,一是ETF资金流入可能出现暂时回落,二是交易商因美国对关键矿产潜在关税的调查而推迟从美国运回白银。
贝莱德则认为,黄金的急剧上涨反映了更广泛的乐观情绪。投资者在保持舒适承担更多风险的同时,正在寻求与长期债券的多元化。
05 未来展望:短期压力与长期支撑并存
从短期来看,贵金属市场确实面临下行压力。市场对贸易协议达成的预期以及美国政府“停摆”局面可能结束,或在未来几天至几周内对金价构成下行压力。
技术分析显示,白银目前处于下降通道内,MACD指标的差值(DIFF)为负值,且DEA呈下行趋势,表明当前市场处于弱势状态。
然而,贵金属的长期支撑逻辑依然稳固:
美元信用风险: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加速,多国央行减少美元储备并增持黄金。
央行购金趋势:央行们已连续15年净买入黄金。自2022年以来,年购买量翻倍至超过1000吨。
地缘政治风险:持续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仍然是国际金价的主要支撑因素。
货币政策转向:若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美元走弱预期将直接利好黄金。
黄金和白银的未来走势将取决于“风险偏好”与“避险需求”之间的博弈。
如果市场信心持续改善,利率预期保持稳定,贵金属可能面临进一步调整压力。
然而,一旦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或经济不确定性重现,黄金和白银很可能重拾避险光芒,再续上涨趋势。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美联储政策动向、美元走势以及全球地缘政治发展,这些因素将在决定贵金属下一步走势中扮演关键角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