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科技突围!喜宝达攻克无人驾驶电单车技术难关
清晨上班无需四处寻觅共享电单车,APP轻点便能让车辆自动到楼下等候,下班后不必赶往指定停车点,下车径直离开,车辆便会自主“漫步”回专属停放区域。这一看似科幻的出行场景,正随着喜宝达共享电单车无人驾驶技术的突破逐步成为现实。
清晨上班无需四处寻觅共享电单车,APP轻点便能让车辆自动到楼下等候;下班后不必赶往指定停车点,下车径直离开,车辆便会自主“漫步”回专属停放区域——这一看似科幻的出行场景,正随着湖南喜宝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攻克无人驾驶电单车技术难关而逐步成为现实。
在共享出行行业被头部企业占据主要市场的格局下,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中小型企业,用六年时间成功研发“无人驾驶电单车”发明专利,证明了创新并非巨头专属,扎根本土的中小企业同样能凭借坚持与专注实现技术突破。
01 技术难关:两轮自动驾驶的独特挑战
相较于四轮汽车无人驾驶技术,两轮电动车自动驾驶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既要解决动态平衡控制、传感器能耗管理等核心技术问题,还需应对开放道路中行人穿行、路面标识模糊等瞬息万变的场景。
喜宝达研发团队打造出自研的自平衡控制系统与低功耗AI推理引擎,使车辆能实时精准识别路况、预判潜在风险,并自主规划安全行驶路径。
系统搭载的碰撞预警、盲区监测与车道偏离提醒等功能,即便在交通高峰期的混行道路上,也能实现精准避让与动态路径调整,确保车辆稳定运行、可靠泊车。
02 技术延展:构建全方位安全出行体系
作为一家深耕共享出行领域的企业,喜宝达的科技创新远不止于无人驾驶技术。公司在电单车安全与智能化的多方面布局,为其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事故检测方面,喜宝达开发了基于车体倾角信息的事故检测通知系统。通过获取电单车在行驶状态下的车体倾角数据,系统能智能判断电单车是否处于倾倒状态,并在持续倾倒时自动判定为事故状态,及时向目标人员发送通知指令。
为解决电单车逆行这一城市交通顽疾,喜宝达还取得了电单车逆行检测专利。该技术通过获取电单车当前行驶位置信息和导航数据,判断矢量路径的方向与道路预设行驶方向之间的夹角,从而准确识别逆行行为。
此外,公司开发的电单车安全警示灯控制系统,能在检测到用户转弯或变道时自动开启安全警示灯,以第一时间间隔闪烁,有效提高出行安全系数。
03 城市价值:从技术突破到社会效益
喜宝达无人驾驶电单车技术的落地,正从多维度释放显著社会价值。
对用户而言,共享电单车使用的便捷性大幅提升,无需寻找车辆与指定停车点的体验,极大优化了出行效率。
对城市管理来说,该技术从源头破解了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的顽固痛点,有助于有效改善市容市貌、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同时释放更多公共空间,让城市治理更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喜宝达还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两轮警务车,实现骑行轨迹打卡、警情上报、上下班打卡以及巡查数据监管等功能,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04 突围之路:中小企业的创新坚守
喜宝达作为中小型企业,在过去六年中,即便面临经营压力与研发资金紧张的困境,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却从未中断。
从最初提出“让电单车自己找到停车位”的构想,到如今将“天方夜谭”变为现实,喜宝达用行动证明了中小企业同样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据天眼查资料显示,这家位于长沙的企业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拥有132条专利信息,参与招投标项目15次,展现出强劲的技术创新实力。
目前,喜宝达运营的共享电单车品牌“喜宝达共享”采用自主研发的智能中控、北斗应用、电池监测系统和独创的人盔交互系统,已在全国9省32市完成车辆投放,用户达600余万人。
05 未来展望: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展
虽然喜宝达的无人驾驶电单车技术已在2021年取得发明专利,并持续优化迭代2.0版本,但尚未大规模推广。
公司负责人表示,希望有更多技术牛人加入,共同推进技术创新,为出行行业升级迭代贡献力量。
从市场布局来看,喜宝达的5G智慧中控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已签约落户重庆市北碚区。该基地将通过高新产品设计与制造、软件数据平台系统研发、自主运营一体化,利用信息科技、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为智慧城市、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在共享电单车领域之外,喜宝达还展示了智慧警务车、5G智慧中控、消毒充电宝、智慧头盔、智慧滑板车等一系列新型产品与解决方案,显示出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战略布局。
喜宝达的故事印证了一个道理:在科技创新道路上,中小企业并非只能扮演追随者角色。凭借对技术的坚守与专注,它们同样能在特定领域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正如喜宝达负责人所言,参加西洽会不仅是企业对自身技术和产品的展示,更是对城市智慧化发展和绿色低碳生活的积极倡导。随着越来越多像喜宝达这样的中小企业加入科技创新行列,我们的生活环境正悄然向着更智能、更便捷、更安全的方向演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