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探底回升,短期调整真的结束了吗?
面对市场的每一次波动,投资者心中最迫切的问题往往是:这是真正的转折,还是仅仅是下一轮下跌的喘息?
和讯投顾高弘澎在最近的分析中指出,市场虽然出现了探底回升的迹象,但短期调整是否已经结束仍需进一步确认。
在一系列市场测评中,他通过分析指数表现、赚钱效应、板块轮动等关键指标,为投资者梳理了当前市场的真实面貌与潜在机会。
01 市场表现:探底回升背后的真相
近期市场走势颇为震荡,投资者情绪随之起伏。
指数分化明显,创业板和科创板两大指数均出现大阴线,甚至反包了前期的阳线。
相比之下,上证指数的结构则相对健康,这主要归功于银行板块等传统行业的止跌活跃。
赚钱效应的数据变化揭示了市场情绪的回暖。11月5日,市场上涨家数接近3400家,下跌约1900家,涨幅超过7%的有124家,而跌幅超过7%的仅剩10家。
这一数据在近期市场中较为理想,说明市场情绪正在一点点回暖。
02 调整未结束:关键支撑与低点确认
尽管市场出现探底回升,但高弘澎明确表示,短期调整尚未结束,需要进一步确认。
以上证指数为例,市场低开打破了3937点的关键支撑区间,这也是前期震荡区间的上沿。
虽然低开后快速拉起并保持在震荡区间上沿的状态是理想的,但还需要确认今天低点的有效性。
如何确定这个低点的有效性?高弘澎提出了明确的观察标准:“明天要震荡往下走一走之后,不能去跌破这个点”。
最理想的状态是,市场在当天早盘的小震荡区间内波动,然后向上走,进而确定低点的有效性,表明市场短期企稳。
03 板块机会:能源方向凸显性价比
在市场调整阶段,板块选择尤为关键。高弘澎指出,一旦市场低点确认成功,投资者应关注与市场共振的方向。
当前市场,这一方向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具体包括电力电网、煤炭、石油、风光储能等。
这些板块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在市场调整期间,资金往往会流向相对低位的防御性板块。
科技方向继续调整时,资金短期有流向这些防御板块的预期。
科技板块的现状则不容乐观。高弘澎多次提醒,科技方向,特别是前期涨幅很大的个股,短线压力依旧不小。
他指出,“获利盘的兑现不计成本的”,尤其是那些跌破20日均线的个股,需要及时处理,不要恋战。
04 交易策略:低吸潜伏与见好就收
在当前震荡市中,高弘澎建议投资者采取 “萝卜蹲”策略——一个个板块轮流反弹,一追高就会被套。
他建议,投资者需要做的是埋伏、潜伏,一旦拉升就要舍得卖出。
具体操作上,他主张“见到一些利润到达压力位的,冲过去就可以兑现了”,在这个市场中,投资者只能“低吸潜伏,见好就收,别有太高的预期”。
对于仓位管理,高弘澎认为半仓是一个比较舒服的状态。
在市场没有真正走强前,投资者应保持谨慎,别太激进。
05 风险提示:分歧在所难免
短期分歧即将来临。高弘澎在11月6日的分析中明确指出,“明天的分歧应该是在所难免的,要注意风险”。
他具体分析,当上证指数到达左侧高点附近,如果上冲力度与前期进入中枢的力度对比释放不出来,市场还会拉回来,产生短线分歧。
风险释放已经开始了。下跌超过7%的个股中,亏钱效应主要集中在最近活跃度高、辨识度高的人气股。
这意味着风险已经开始释放,投资者需要警惕。
市场波动如同海洋的潮起潮落,聪明的投资者不会在涨潮时贸然下水,也不会在退潮时恐慌逃离。
高弘澎对此有一个生动的比喻:“春季看花,秋赏月”。不同的市场环境需要不同的策略,在震荡行情中,追涨杀跌只会导致反复挨巴掌。
把握市场节奏,利用分歧,珍惜调整,方能在起伏的市场中行稳致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