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对液冷板块的看涨以及云厂商开支的激增,本质上是AI算力需求爆发、政策强制推动与技术迭代三重因素共振的结果。以下从核心驱动逻辑、市场数据、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核心驱动逻辑:AI算力与政策双轮驱动1. AI算力需求倒逼液冷成为刚需 随着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B200 GPU单机柜功耗突破120kW(相当于24台空调同时运行),传统风冷技术因散热效率不足(PUE普遍1.3-1.5)已无法满足需求。液冷技术通过液体循环实现高效散热,冷板式液冷PUE可达1.1-1.15,浸没式液冷甚至可低至1.05,成为AI训练集群的唯一选择。例如,谷歌云2025年资本开支提升至850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用于服务器采购,液冷系统成为核心投入方向。2. 政策强制力加速液冷规模化落地 中国“双碳”目标要求数据中心PUE降至1.2以下,三大运营商《液冷技术白皮书》明确2025年新建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超50%。实际进展更快,2025年1-5月运营商新建数据中心液冷机架占比已达60%-70%。欧盟《数字服务法》也要求2030年数据中心PUE不超过1.2,液冷技术成为全球合规标配。3. 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凸显 尽管液冷初期投资比风冷高30%-50%,但运营成本显著降低。以冷板式液冷为例,单千瓦成本约1.8万-2万元,与风冷接近,但可节省30%电费。谷歌实测液冷数据中心年省电费240万美元/数据中心,5年周期内TCO(总拥有成本)比风冷低20%-30%。 二、市场数据:爆发式增长已现1. 云厂商开支数据 海外巨头:谷歌2025年资本开支850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用于服务器(含液冷系统);微软Azure所有区域支持液冷,2025年液冷预算占比超70%;Meta 2026年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40%,重点投入AI液冷集群。 国内厂商:阿里云2025年液冷订单超10亿元,工厂24小时满产;华为云采用“液冷AI整机柜+AHU风冷”混合方案,PUE低至1.12。2. 市场规模预测 全球市场:2023年液冷市场规模约50亿元,预计2028年达500亿元(CAGR 41%)。 中国市场:2027年新建液冷数据中心规模将突破1100MW,增速高于行业整体水平;冷板式液冷2028年市场规模253亿元,浸没式液冷达729亿元。3. 渗透率提升 2023年全球液冷渗透率约10%,预计2025年达25%,2028年超50%。国内运营商液冷渗透率已超50%,互联网厂商(如字节跳动、腾讯)液冷机柜占比超60%。 三、竞争格局:国产替代与全球化并行1. 核心玩家图谱 系统集成商:英维克(冷板式市占率40%+)、申菱环境(冷板/浸没双路径)、中科曙光(浸没式技术领先)。 核心部件:飞龙股份(液冷管路,绑定英伟达)、巨化股份(氟化液国产化,成本比进口低30%)。 冷却液:统一润滑油(生物降解冷却液,欧盟认证)、3M(高端氟化液)。2. 国产替代进展 技术突破:英维克CDU通过英特尔认证,申菱环境浸没式液冷适配华为昇腾芯片。 成本优势:国产氟化液(如巨化HFE系列)价格较进口低30%,推动浸没式液冷成本下降20%-30%。3. 全球化布局 出海路径:英维克通过马来西亚工厂供货东南亚(占海外产能15%);依米康在中东投运浸没式液冷集装箱,毛利率比国内高5-10个百分点。 国际认证:统一润滑油冷却液通过欧盟REACH、RoHS认证,成为微软、亚马逊供应商。 四、未来趋势:技术融合与生态重构1. 技术路径分化 冷板式主导中期(2025-2027):存量改造首选,占液冷市场80%以上。 浸没式崛起长期:英伟达下一代Rubin芯片(单机柜功耗1000kW+)需浸没式液冷,预计2028年后市场占比超30%。2. 绿色化与智能化协同 热能回收:微软瑞典数据中心余热供1万户家庭供暖,综合能效提升40%。 AI调优:谷歌DeepMind的ThermoNet模型优化冷却液流量,降低泵能耗30%。3. 产业生态重构 解耦交付:液冷模块从服务器厂商独立,专业温控商(如英维克)提供标准化接口方案。 液冷即服务:高澜股份、网宿科技推出液冷运维订阅模式,利润率超30%。 五、风险提示1. 技术路线博弈:冷板式与浸没式竞争加剧,若冷板式成本下降超预期,可能挤压浸没式空间。 2. 供应链风险:氟化液依赖进口(80%产能在美),地缘政治或引发断供。 3. 估值泡沫:部分概念股液冷业务占比不足5%,需警惕概念炒作。 结论液冷板块已从“题材概念”转向“产业刚需”,AI算力爆发、政策强制力与成本下降构成核心驱动力。短期看,冷板式液冷因兼容性和成本优势主导市场;长期看,浸没式液冷将随芯片功耗提升成为主流。投资者需重点关注绑定英伟达、微软等国际巨头的供应链企业(如英维克、巨化股份),以及技术领先的浸没式方案提供商(中科曙光、申菱环境)。风险层面,需警惕技术路线变更和供应链波动,优先选择订单可见性高、毛利率稳定的龙头企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