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机构看涨液冷板块:云厂商开支爆增 #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8-6 16: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机构对液冷板块的看涨以及云厂商开支的激增,本质上是AI算力需求爆发、政策强制推动与技术迭代三重因素共振的结果。以下从核心驱动逻辑、市场数据、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核心驱动逻辑:AI算力与政策双轮驱动1. AI算力需求倒逼液冷成为刚需     随着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B200 GPU单机柜功耗突破120kW(相当于24台空调同时运行),传统风冷技术因散热效率不足(PUE普遍1.3-1.5)已无法满足需求。液冷技术通过液体循环实现高效散热,冷板式液冷PUE可达1.1-1.15,浸没式液冷甚至可低至1.05,成为AI训练集群的唯一选择。例如,谷歌云2025年资本开支提升至850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用于服务器采购,液冷系统成为核心投入方向。2. 政策强制力加速液冷规模化落地     中国“双碳”目标要求数据中心PUE降至1.2以下,三大运营商《液冷技术白皮书》明确2025年新建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超50%。实际进展更快,2025年1-5月运营商新建数据中心液冷机架占比已达60%-70%。欧盟《数字服务法》也要求2030年数据中心PUE不超过1.2,液冷技术成为全球合规标配。3. 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凸显     尽管液冷初期投资比风冷高30%-50%,但运营成本显著降低。以冷板式液冷为例,单千瓦成本约1.8万-2万元,与风冷接近,但可节省30%电费。谷歌实测液冷数据中心年省电费240万美元/数据中心,5年周期内TCO(总拥有成本)比风冷低20%-30%。 二、市场数据:爆发式增长已现1. 云厂商开支数据     海外巨头:谷歌2025年资本开支850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用于服务器(含液冷系统);微软Azure所有区域支持液冷,2025年液冷预算占比超70%;Meta 2026年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40%,重点投入AI液冷集群。     国内厂商:阿里云2025年液冷订单超10亿元,工厂24小时满产;华为云采用“液冷AI整机柜+AHU风冷”混合方案,PUE低至1.12。2. 市场规模预测     全球市场:2023年液冷市场规模约50亿元,预计2028年达500亿元(CAGR 41%)。     中国市场:2027年新建液冷数据中心规模将突破1100MW,增速高于行业整体水平;冷板式液冷2028年市场规模253亿元,浸没式液冷达729亿元。3. 渗透率提升     2023年全球液冷渗透率约10%,预计2025年达25%,2028年超50%。国内运营商液冷渗透率已超50%,互联网厂商(如字节跳动、腾讯)液冷机柜占比超60%。 三、竞争格局:国产替代与全球化并行1. 核心玩家图谱     系统集成商:英维克(冷板式市占率40%+)、申菱环境(冷板/浸没双路径)、中科曙光(浸没式技术领先)。     核心部件:飞龙股份(液冷管路,绑定英伟达)、巨化股份(氟化液国产化,成本比进口低30%)。     冷却液:统一润滑油(生物降解冷却液,欧盟认证)、3M(高端氟化液)。2. 国产替代进展     技术突破:英维克CDU通过英特尔认证,申菱环境浸没式液冷适配华为昇腾芯片。     成本优势:国产氟化液(如巨化HFE系列)价格较进口低30%,推动浸没式液冷成本下降20%-30%。3. 全球化布局     出海路径:英维克通过马来西亚工厂供货东南亚(占海外产能15%);依米康在中东投运浸没式液冷集装箱,毛利率比国内高5-10个百分点。     国际认证:统一润滑油冷却液通过欧盟REACH、RoHS认证,成为微软、亚马逊供应商。 四、未来趋势:技术融合与生态重构1. 技术路径分化     冷板式主导中期(2025-2027):存量改造首选,占液冷市场80%以上。     浸没式崛起长期:英伟达下一代Rubin芯片(单机柜功耗1000kW+)需浸没式液冷,预计2028年后市场占比超30%。2. 绿色化与智能化协同     热能回收:微软瑞典数据中心余热供1万户家庭供暖,综合能效提升40%。     AI调优:谷歌DeepMind的ThermoNet模型优化冷却液流量,降低泵能耗30%。3. 产业生态重构     解耦交付:液冷模块从服务器厂商独立,专业温控商(如英维克)提供标准化接口方案。     液冷即服务:高澜股份、网宿科技推出液冷运维订阅模式,利润率超30%。 五、风险提示1. 技术路线博弈:冷板式与浸没式竞争加剧,若冷板式成本下降超预期,可能挤压浸没式空间。  2. 供应链风险:氟化液依赖进口(80%产能在美),地缘政治或引发断供。  3. 估值泡沫:部分概念股液冷业务占比不足5%,需警惕概念炒作。 结论液冷板块已从“题材概念”转向“产业刚需”,AI算力爆发、政策强制力与成本下降构成核心驱动力。短期看,冷板式液冷因兼容性和成本优势主导市场;长期看,浸没式液冷将随芯片功耗提升成为主流。投资者需重点关注绑定英伟达、微软等国际巨头的供应链企业(如英维克、巨化股份),以及技术领先的浸没式方案提供商(中科曙光、申菱环境)。风险层面,需警惕技术路线变更和供应链波动,优先选择订单可见性高、毛利率稳定的龙头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0-28 04:41 , Processed in 0.14062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