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有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正研议一项行政命令,草案内容包括美企收购中国新药纳入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强制审查,并提高中国临床试验数据的FDA审核门槛等,意在严格限制来自中国的实验性药物与临床数据,这给中国创新药出海增添了变数。不过,多家药企回应称BD战略不受影响。例如,汇宇制药证券部表示公司目前对美没有创新药业务,创新药正在临床试验当中,有对外进行BD的计划,这个消息不会影响公司BD战略的推进。分析人士认为,该行政令签署落地的可能性极低。一方面,美国大型跨国药企从长期购买海外资产当中获得了很多益处,大幅压缩了研发时间和成本,如辉瑞今年初斥资60亿美元从三生制药手中引进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辉瑞首席执行官布尔拉强调此类交易不仅使企业获益,更为美国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他警告称,过度限制可能“阻碍癌症等重大疾病疗法的引入”。另一方面,到2035年,美欧制药企业将有1150亿美元的药物专利到期,为了补足专利布局,MNC公司必须要购买新的管线,而目前中国资产质量好、成本低,是MNC公司最优的选择。此外,即使行政令落地,也可能面临美国药企的诉讼挑战,且MNC公司也可能采取合理规避审查的方式,例如以New - co的方式,在欧洲、新加坡、日本等境外地区成立合作公司,取得中国资产的权益。业内人士还认为,一直以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中国临床数据的审查都在趋严,中国药企做临床试验的时候,已经在尽力增加美国患者的数量,所以提高中国临床试验数据的FDA审核门槛这一政策无论落地与否都不会改变现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