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时令节气与健康”为主题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三伏贴使用、腹泻治疗等话题,为公众健康过夏提供了指引。具体内容如下:合理使用三伏贴: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的代表疗法,适用于受凉后易发作或冬季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儿童贴敷时间一般以0.5小时到2小时为宜,要密切观察皮肤反应,如有过敏需及时停用。老年人若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不适,应立即停用,必要时咨询医生。孕妇禁用三伏贴。做好灭蚊防蚊:蚊子能传播多种疾病,要尽量不给蚊子留产卵场所,如将家里的盆盆罐罐加盖或倒扣放置,填平院子或周边的小水坑、小水洼等。可使用纱窗、纱门、蚊帐防蚊,下水道使用防臭防虫地漏。进入家里前轻轻拍打身体驱赶蚊子,大量出汗后及时洗澡换衣。在室外工作、旅游时,最好穿浅色长袖长裤。注意肠道健康:夏季腹泻高发,多数情况下与肠道内环境紊乱密切相关。补充益生菌对于改善肠道菌群、调节肠道内环境紊乱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喝生水,生熟分开,少吃生冷食品,饭前便后要洗手。谨慎对待医美:医疗美容的本质是医疗行为,要充分了解医疗美容项目的风险和实际效果。应前往正规医疗机构,使用正规的产品和器械,以降低风险。不建议未成年人接受医美手术。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此前还针对夏至时节如何健康过夏给出过相关指引,包括科学防暑、重视疾病预防、关注老年人情绪等方面。具体可参考:科学防暑:饮食上可适量食用苦瓜、莲子心等苦味食物清热解暑,冷饮、冰镇西瓜等寒凉食物需适量。运动选择清晨或傍晚,以快走、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紫外线强烈时,用遮阳伞、帽子等物理防晒,清晨或傍晚阳光温和时,适当晒15至20分钟。高温作业劳动者要合理安排作息,定时少量多次补水,穿浅色、轻薄、透气衣物,随身携带湿毛巾辅助降温。重视疾病预防:夏至天气渐热,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上升,老年人需警惕突然头晕、言语不利索等脑卒中风险,以及突然胸闷憋气等心血管病症状,一旦出现需及时就医。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防脱水。糖尿病患者或血糖不稳定者,尽量选择蓝莓、苹果等升糖相对较慢的水果。同时注意预防腹泻,腹泻严重者需及时就医。关注老年人情绪:夏季高温易引发老年人情绪波动,家庭成员要多关心老人,如发现老人情绪持续低落等症状,必要时及时就诊评估和治疗。家属可帮助老人设置手机使用提醒,鼓励老人参与户外活动与人际交流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