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曲》原唱惊喜登台,《少林寺》引发多少回忆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当这首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时光仿佛倒流回那个万人空巷的《少林寺》时代。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当郑绪岚那清澈纯净的嗓音在《越战越勇》节目现场响起,无数观众仿佛被带回了1982年那个《少林寺》风靡全国的年代。
这首由王立平作词作曲的《牧羊曲》,原是电影《少林寺》的插曲,当年随电影一起火遍神州大地。
01 电影神话
1982年,中国第一部动作电影《少林寺》问世,上映后影响空前。
在那个票价仅为0.1-0.3元的年代,《少林寺》竟创下了超过1.6亿元的票房神话。
这部电影让中国观众第一次感受到了功夫片的魅力,无数的热血青年在看过电影后,唱着《少林少林》和《牧羊曲》,模仿海报上李连杰黑虎掏心的造型,嘴里念叨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投奔少林寺。
当年十二三岁的孩子们,都曾做过逃学去少林寺拜师学艺的梦。
02 经典诞生
《牧羊曲》的创作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歌曲作者王立平曾透露,最开始为电影《少林寺》创作的主题曲是一首以河南豫剧元素为主的歌曲。
歌曲创作完成后,虽然得到了导演的认可,但王立平并没有交差了事,而是反复琢磨。
他考虑到《少林寺》要在香港播出,香港观众可能不太了解河南豫剧,于是再次创作了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牧羊曲》,并获得巨大成功。
这首歌曲没有拘泥于影片所表现的具体时代音调,而是用完美的音乐刻画了那个时代一个妙龄少女与我们心灵相通的生活和感情。
03 原唱风采
作为郑绪岚的代表作之一,她用细润甜美的嗓音让一个千娇百媚、风情万种的女儿态活生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也让铁骨铮铮的嵩山充满柔情一片。
郑绪岚的演唱清澈纯净、甜美动人,歌声柔情似水、婉转动听,让人陶醉不已。
有评论认为,郑绪岚演唱的《牧羊曲》最为经典,至今无人能超越。
04 时代回忆
如今,少林寺里依然日日响起《牧羊曲》的旋律,二十多年来从未间断。
为了纪念当年的电影《少林寺》,现方丈永信大和尚命人在此地栽碑铭文,因为没有那部电影就没有现在的少林寺。
现在少林寺里还有两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少林少林》和《牧羊曲》两首歌的歌词和曲谱。
当年电影中的少林寺如今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牧羊曲》的歌声依然在嵩山间回荡。
有游客回忆道,在少林寺游览时,隔不远就能听到广播喇叭在放音乐,《少林,少林》《牧羊曲》还有《恭喜发财》。
05 艺术价值
《牧羊曲》的歌词朴素清新、优美动人。
第一段描写了一个16岁少女眼中的美好家乡;第二段描写了少女的远大胸怀和志向。
这是一首洋溢着似水柔情的女声独唱,被公认为中国流行乐坛的经典之作,久唱不衰。
专家们认为,《牧羊曲》是中国流行乐坛的经典之作,它以优美的旋律,无穷的韵味,使听众陶醉其中。
影片中不见其人,先闻其声,歌声伴随着洁白的羊群飘然而至、响彻在整个青山绿水之间。
如今在少林寺的塔林间,聆听着寺中诵经之声,原来千年的少林骨子里是想恢复宁静的。
这意境让人怀念传唱千年前狂侠的觉远和尚和美丽的牧羊姑娘的歌声。
当《牧羊曲》的旋律再次响起,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深藏于旋律中的美好,依然能触动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角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