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芭蕾新星汇聚北京,国际舞蹈院校大赛开幕
北京舞蹈学院剧场内座无虚席,经典的芭蕾舞《胡桃夹子》选段与展现中国民族特色的《同心圆》同台演绎,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年轻舞者们正以脚尖旋转出文化交流的弧线。
“2025北京国际舞蹈院校芭蕾舞比赛暨舞蹈展演” 于10月21日晚在北京舞蹈学院正式开幕。来自全球五大洲20多个国家的161名优秀舞者报名参赛,其中包括曾获“洛桑奖”、“YAGP”等国际奖项的选手。
在开幕式上,本届比赛组委会主席、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表示,活动以 “文化引领·文化传承·以舞交友·以舞会友” 为宗旨,面向13至24岁的青少年舞者设置不同组别,搭建专业人才培养与选拔平台。
01 国际评委阵容:芭蕾大师云集
本届比赛的评委阵容堪称顶级,由格鲁吉亚国家芭蕾舞团团长、四项国际大奖得主妮娜·安南拉斯维利担任评委会主席。
评委阵容还包括被誉为“世纪舞者”的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教授弗拉基米尔·马拉霍夫等全球顶尖艺术家。
强大的评委团队保障了赛事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吸引了许多早已在国际芭蕾舞界崭露头角的选手参与。
参赛选手涵盖多国优秀舞者,其中包括曾获“洛桑奖”“YAGP(世界芭蕾舞大奖赛)”等国际奖项的选手,展现了赛事的高水平与国际性。
02 赛事架构:三大板块促进全面交流
本次活动分为国际芭蕾舞比赛、高水平舞蹈展演和大师工作坊三大板块,内容丰富多彩。
国际芭蕾舞比赛设甲组、乙组、丙组,面向13至24岁的青少年舞者,搭建专业人才培养与选拔平台。
舞蹈展演板块汇聚全球优秀舞蹈剧目,展现国际舞蹈艺术最新成果与多元文化魅力。
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12所院校师生的11个原创或联合创作作品进行交流演出,多元文化与先锋实验同台碰撞。
大师工作坊邀请国际舞蹈名师,为参赛选手及舞蹈爱好者提供优质的专业教育资源。
来自7个国家的9位顶尖导师亲授,涵盖芭蕾舞、民间舞、现当代舞、编导等多元领域小班制教学,覆盖从入门到职业舞者的全阶梯需求。
03 开幕式:中西舞蹈文化交融
“大美不言”——2025国际舞蹈院校芭蕾舞比赛暨舞蹈展演开幕式演出当晚在北京舞蹈学院举办。
演出节目丰富多彩,既有经典的古典舞《黄河》,也有表现中国56个民族大团结的民族民间舞《同心圆》。
既有传统的古典芭蕾舞《胡桃夹子》选段,也有编导系的创意舞蹈《亮点》。舞蹈种类多样,异彩纷呈,场下座无虚席,掌声雷动。
开幕式总导演胡淮北介绍,开幕式节目的选择是多姿多彩的,是一场多文化表达的晚会。
04 世界舞蹈教育联盟:全球资源汇聚
本届活动是北京舞蹈学院于2024年牵头成立的“世界舞蹈教育联盟”成立后首次举办的大型国际活动。
目前,世界舞蹈教育联盟已有全球70个舞蹈艺术教育机构和院团加入。
依托这一联盟,来自英国、美国、比利时、匈牙利、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联盟成员院校,派出了多位艺术家举办工作坊,并带来形式多样的舞蹈剧目展演。
活动期间还举办中国芭蕾学派学术研讨、国际明星表演等,进一步增强艺术感染力与观赏性。
同时,活动也将邀请国际舞蹈大师和学子走进三山五园游园、组织艺术惠民公园互动快闪等,发挥世界舞蹈教育联盟的全球影响力。
05 历史传承:近二十载培育芭蕾精英
据悉,这一赛事的前身是“北京国际舞蹈院校芭蕾舞邀请赛”。自2006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
历届获奖选手如玛瑞娜·火烈娃(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前首席)、邱芸庭(中央芭蕾舞团首席)等,均已成为国际芭蕾舞坛的中坚力量。
据统计,这一赛事已吸引全球45个国家及地区的72个顶尖舞蹈院团,累计800余名选手和演员参与。
北京舞蹈学院作为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专业设置齐全的舞蹈高等教育学府,拥有突出的专业特色。
在高端艺术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人文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正如评委会主席妮娜·安南拉斯维利所言:“对于这些新兴人才,这场比赛的意义远不止于输赢。”
北京舞蹈学院剧场里的每一个旋转、每一次跳跃,不仅是技巧的角逐,更是文化与情感的共振。
赛事期间,来自不同国家的舞者们还将一起参加大师工作坊、国际舞蹈大师学生走进三山五园等活动。当芭蕾遇上东方文化,艺术便在交流互鉴中绽放新的光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