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背景和意义
在春耕时节,农资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成效。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行动能够保障农民权益,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黑龙江伊春金林地区的农业生产也依赖于优质的农资产品,如种子、化肥、农药等。
检查内容和方式
农资市场主体资格审查
金林分局会检查农资经营户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确保经营主体合法合规。对无证无照经营农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从源头上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农资产品质量抽检
对化肥、农药、种子等重点农资产品进行质量抽检。例如,对于化肥,检测其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是否达标;对于种子,检查其纯度、发芽率、含水量等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农资产品标签标识检查
查看农资产品的标签标识是否清晰、准确、完整。例如,农药标签应标明农药名称、剂型、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毒性及其标识、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种子标签应标注作物种类、种子类别、品种名称、产地、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等重要信息。
农资产品价格监管
监测农资产品价格波动情况,防止哄抬物价、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特别是在春耕需求旺季,确保农资价格合理稳定,避免农民增加不必要的生产成本。
宣传与引导
金林分局可能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法律法规宣传
向农资经营者和农民宣传《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农民的维权意识。
农资选购知识普及
指导农民如何辨别真假农资产品。例如,告诉农民如何通过观察化肥的外观、闻气味等来初步判断化肥质量;如何识别种子包装的真伪等。
成果与后续工作
通过专项行动,如果发现有违法违规经营农资的行为,金林分局会依法进行查处,如没收不合格农资产品、处以罚款等。在专项行动结束后,还会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持续关注农资市场动态,定期开展抽检和检查工作,巩固农资打假保春耕的成果,为金林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
|